


津巴布韋農戶:中國農機和技術帶來更多利潤
受干旱等極端天氣和新冠疫情的影響,非洲糧食安全受到嚴重威脅。作為非洲全天候的好朋友、好伙伴,中國正在用實際行動推動中非農業合作。
在南部非洲國家津巴布韋,中國援津巴布韋農業技術示范中心向當地的農戶推廣大型農機并提供技術培訓,對提升當地農業生產水平、促進農業現代化發揮著重要作用。
畫面中的這位中國小伙子名叫李偉偉,是中國援津巴布韋農業技術示范中心的負責人。此刻,他正在給津巴布韋當地的農戶介紹這里展示的農機具設備。這座示范中心位于津巴布韋首都哈拉雷市郊的圭比農學院內,是中國政府對2006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援津八項舉措的具體落實,于2012年4月正式啟用。
中國援津巴布韋農業技術示范中心負責人 李偉偉:其實這些年來,示范中心引進了很多適宜當地的農業技術和農業的機械產品,比如我們現在為了應對氣候變化,在引進的大型節水灌溉技術,包括我們身后可以看到的指針式的噴灌機,還有這種卷盤式噴灌機,也讓更多的、更高端、更適宜當地的農業技術和產品能夠切實去幫助當地農民,提升他們的農業技術水平。
不少當地農戶表示津巴布韋境內缺水,干旱頻發,嚴重影響農作物種植。他們在使用了從示范中心引進的的農機具設備后,灌溉問題得到了解決,農產品產量大增。
津巴布韋農戶 弗朗西斯·穆塔薩:現在有了大型噴灌機,去年我們的產量從每公頃3000公斤,提升到了每公頃3500公斤,明年我們的產量會達到每公頃4000公斤。
當地農戶奇卡達亞在距離示范中心不遠的地方有一片自己的農場,他在那里種植各類蔬菜。他向記者表示,中國農機性能和質量很好,幫助農場大幅盈利。
津巴布韋農戶 特里沙爾·奇卡達亞:只是粗略估計一下,與引入這些設備之前相比,我們獲得的利潤幾乎是過去的3倍。
除了推廣中國農機外,中國援津巴布韋農業技術示范中心還對當地農戶展開農業技術推廣和培訓工作,受到當地人的好評,他們對未來兩國農業合作前景充滿期待。
津巴布韋農戶 德洛卡絲·基詩莉:對于我認識的大多數人來說,在得到中國(技術中心)的幫助后,我們的生活變得非常輕松。
津巴布韋農戶 特里查德·奇卡達亞:我覺得兩國的(農業)合作非常好,感謝中國,感謝津巴布韋,兩國的合作值得稱贊,我們想向中國學習很多東西,我們有自己的農作物,如果能開拓市場,把我們的一些產品賣到中國,那一定會非常棒。
總臺記者 高俊雅:多年來,中國援津巴布韋農業技術示范中心通過在當地推廣農機,對當地農戶進行技術指導和農技培訓,為提升當地農業生產水平、促進農業現代化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也為深化中津、中非農業合作產生很好的助力作用。
隨著中非農業合作不斷發展深化,截至去年11月,中國累計已與23個非洲國家及地區組織建立農業合作機制,簽署雙多邊農業合作文件72項;2012年以來,在華培訓非洲農業學員7456人次,培訓非洲當地5萬余人次,建成23個農業示范中心。近年來,中非農業貿易穩步增長,中國已成為非洲第二大農產品出口目的國。中非農業合作正在翻開新的篇章,成果惠及中非人民,為構建新時代中非命運共同體注入強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