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江持續改善農業農村生態環境質量
作為農業大市,農村面源污染治理是內江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重中之重。
3月1日,記者從市生態環境局獲悉,2021年,內江牢固樹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緊盯關鍵領域,突出治理重點,持續改善農業農村生態環境質量,沱江流域(內自瀘段)獲批全國第二批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與可持續發展試點,資中縣獲批全國農業面源污染治理與監督指導試點城市。
過去一年,內江繼續推進河(湖)長制工作,劃定沱江、濛溪河等45條流域面積5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管理范圍,834個涉河建設項目全部清理入庫。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積98平方公里。累計投入水庫水質治理資金4.7億元,消除劣V類水質水庫137座。截至2021年底,全市沱江流域10個國、省控地表水考核斷面水質達到年度目標要求;城市建成區11條黑臭水體治理全部達到長制久清;在用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達標率100%。
在農村人居環境治理方面,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關于接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的決策部署,有力有序有效推動各項工作落地落實。2021年,全市衛生廁所普及率達91.3%,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率達100%,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71.3%,村莊清潔行動開展率達100%,全市建成“美麗內江·宜居鄉村”達標村708個,建成幸福美麗新村964個、新村聚居點1423個,“美麗內江·宜居鄉村”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農村面貌煥然一新。
畜禽糞污利用管理情況如何?內江壓緊壓實畜禽規模養殖場環境保護主體責任,將2875個畜禽養殖場(戶)全部錄入養殖場直連直報系統,統一賦碼備案,定期調查登記糞污產生數量、無害化處理、綜合利用等,加強對畜禽糞污信息化管理。爭取上級財政補助資金1.64億元、吸引社會投資2.21億元,支持畜禽規模養殖場、種植基地配套建設糞污發酵設施2.61萬立方米、沼液貯存池20.31萬立方米、配套管網55.25萬米。2021年,全市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91.58%,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100%。
內江大力推廣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建立縣級收儲中心10個、鎮級收儲中心33個、村級收儲點194個,“五化”利用格局基本形成。累計爭取秸稈綜合利用示范縣項目資金2465.5萬元,培育利用主體24個。
化肥農藥等投入品持續減量是內江實施農村面源污染治理措施取得的又一成績。積極開展果菜茶有機肥替代化肥試點和化肥減量增效示范項目建設,持續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有機肥替代、水肥一體化等提高化肥有效利用率,強化技術宣傳培訓,累計建立16個化肥減量增效示范片。2021年,全市農用化肥施用量9.38萬噸,比2020年減少5.7%。持續推進病蟲監測精準預報和綠色防控、統防統治減量,大力推廣生物農藥替代化學農藥、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替代低效高毒高殘留農藥、新型高效植保機械替代落后低效植保機械等技術,提高農藥有效利用率。全市共建設綠色防控示范區7萬畝,建立農藥使用量監測點171個。2021年,全市農藥使用量1779.8噸,比2020年減少6.2%。